首页 | 新闻 国内 国际 | 社会 专题 旅游 | 教育 娱乐 明星 | 综艺 影视 财经 理财 | 创富 教育 体育 NBA | 房产 家居 汽车 生活 | 健康 美食 科技 | 互联网 视界万象 图片新闻
  • 站内

3亿人悄悄投了它!3组对比帮你弄懂互联网保险

2016-06-08 15:29:27 来源:融360
  互联网保民3.3亿,90后和奶爸最典型  近日,蚂蚁金服保险与CBNData联合发布了《2016互联网保险消费行为分析》。相关阅读  融360小编从这份互联网保民报告中总结出了三大信息:  1. 中、青年为保民主体,创意理财、

  互联网保民3.3亿,90后和奶爸最典型

  近日,蚂蚁金服保险与CBNData联合发布了《2016互联网保险消费行为分析》。相关阅读

  融360小编从这份互联网保民报告中总结出了三大信息:

  1. 中、青年为保民主体,创意理财、熟悉网络、有购买力

  80后与90后共占保民总数的80%,相比其他年代的人群,这一群体依赖网络,乐于尝试新鲜事物,盛产活跃的网购“剁手党”――这也与互联网保险多出以电商保险为代表的“消费险”相称。

  2. 险种繁多涵盖面广,现实情境提醒投保

  互联网保险与传统保险的相同点之一便在于:不经特定场景提醒,一般很难想起投保这回事。譬如从不加班的人,哪会闲着没事买一个“加班险”呢?由于现代人的生活日益丰富,灵活的互联网保险险种也随之增加,并因此迸发了不少诸如“失眠险”、“天气险”、“扶老人险”的“奇葩险种”。

  3. 除了年龄,保民还被这些标签“分类”:地域、婚育情况

  互联网保民多来自经济发达、人口基数大的省份。在男性中,新晋“奶爸”的投保意愿是无子女的男性的2.6倍,投健康险的意向是无子女男性的2.4倍。

  互联网保险与传统保险:自助化与碎片化

  1. 自助化:再见,“卖保险的”

  融360小编想用一个比喻来说明互联网保险与传统保险的关系:传统保险像商店,互联网保险像超市,两者最直观的差别是“去代理人化”:超市里没有消费者借以获取信息、与之杀价的售货员,互联网保险同理,自助程度大大提升,投保人将与产品说明和线上客服打交道,而非大众熟悉的、在某种程度上被妖魔化的保险推销员。

  自助带来自在和自主,全程可在线处理显然更符合年轻人的心意,从这一角度来看,互联网或许是保险这一古老的传统金融业吸收年轻用户的刚需。

  2. 碎片化:“一元险”吸睛但效益有限

  诸如“加班险”、“天气险”、“失眠险”等新奇险种,其实投保金额非常小。事实上,小额保费也是互联网保险的特征之一,譬如京东账户安全险保费1.88元;支付宝账户安全险保费2元;支付宝联手中国人保推出的“银行卡安全险”,保额1万保费4.88元;退货运费险平均保费不足0.7元。

  与碎片化阅读类似,互联网保险领域的“碎片化”一般体现在随时消费,随手投保,投保行为分散在各个时间段,操作线程短,消费者可能采用任何支付方式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终端进行消费。当这种“短小精悍”的投保形式毕竟仅限于无需长篇专业规则支撑的小额创意险种,而非严谨的传统大额险种,因此能为保险公司带去的收益有限,很多公司退出“一元险”的广告宣传目的都远大于盈利目的。

  互联网保险与P2P网贷:如何站队?

  相比于P2P网贷的频繁暴雷,互联网保险显然“端庄”得多。但从表面看来大相径庭的两者之间,其实存在一处鲜明而工整的对比:两者的核心所在截然相反。

  P2P崛起,一大重要推手就是信贷理财产品的高度简化:大部分投资人只需知道产品的回报和期限即可。当然,严谨的投资人会去关注P2P公司的行业背景、投资标的等等,但随着P2P跑路频出,乱象丛生,针对P2P网贷的分级报告也纷纷出台,消费者无需自己搜寻资料,就可以借助网贷评级报告摸底P2P公司――P2P对投资人的要求很低,保险则不然。

  相信稍微了解保险产品的人都知道,保险产品的说明书长篇大论,艰涩难懂,因此为外行投保人解读条款的保险代理人必不可少。但这立刻关系到投保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任程度,将本就不简单的投保行为变得更加复杂。诸如寿险等大额长期重要保险尤其需要慎重决定,直接把这个重大决策搬到网上来做并不现实,因此互联网保险业务一般选择卖财险,或把代理人也拉到线上。

  P2P网贷源于互联网,线下理财不是P2P,打着P2P旗号做线下理财捞金是非法集资。互联网保险与之恰恰相反:即便再“互联网化”,也必须依托线下保险公司――把保险产品卖出去只是第一步,重头戏还有承保、赔付、投资等大量后续工作,这一切都离不开保险公司。

  互联网保险与互联网商业模式:彼之砒霜,我之蜜糖

  虽然近年来,互联网保险成为拉动保费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吸引到以腾讯、阿里巴巴等巨头为首的大批非保险企业跨界而来,然而无法颠覆的事实是:大多数互联网企业还是不愿沾染传统金融行业的。

  这似乎与我们的认知不符:以保险、银行、电信为代表的传统金融行业有着庞大的用户群体,这不就是互联网心心念念的大数据吗?为何这种惹得互联网垂涎三尺的优势,却成了传统金融行业口中的“鸡肋”?譬如银行,手握海量用户资料,最为人熟知的“变现”方式却是将之非法贩卖,真令人不禁唏嘘。

  互联网偏爱用户数据的规模,是因为互联网元素公司的重要估值准绳就是可想象变现的用户数与数据量,但传统金融行业并非如此。对于保险行业而言,资本市场对其的评估标尺是内涵价值。

  因此,五花八门的“加班险”、“天气险”、“失眠险”、“扶老人险”等等,就算在市面上再热闹非凡,它们对于保险公司的价值也微乎其微。这些低价值的险种只是保险公司用以获客的手段。

  目前,互联网保民已达3.3亿,是股民的3倍、基民的1.5倍。融360小编认为,如此庞大的保民群体中,不乏被“一元险”吸引来的年轻用户,而在国人保险意识普遍薄弱的大背景下,互联网保民是否愿意进一步购买高价值的保险产品、实现保险产品的内涵价值,才是互联网保险能否在真正意义上崛起的关键所在。

精彩视频